為了宣揚體育精神對于人才培養的作用,鼓勵當代大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生科學院在4月10号下午于YFJ204開展了“多彩生科大講堂”系列講座第四講,此次講座由食品工程系趙希榮教授主講,生科院部分學生參與了此次講座。
趙教授圍繞“體育精神對人才培養的作用”這一話題,從著名乒乓球運動員談起,并将兵乓與足球對比,其中的成功與失敗值得深思,帶大家進入話題。首先,趙教授以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大家喜歡的體育運動和大家對體育的認識,并闡述了體育的魅力。其中,趙教授着重分析了乒乓球與足球的異同,指出足球不僅是各人能力的體現,團隊合作更是關鍵,足球的魅力在于結局不可預測。
接着,趙教授由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論述,引出當代教學目标是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中具體分析了德智體美勞的内涵,并結合現實指出現如今家長對孩子的溺愛不利于孩子身心的發展。最後,趙教授分析講解了體育與人才培養的關系,并指出了包括終身學習、項目管理、職業規範、工程與社會七項非技術性指标。趙教授強調大學要加強體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在體育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
此次講座,加深了同學們對體育精神及其含義的理解,也體會到了體育對健康的重要性,促使大家做到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