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校友天地 >> 校友風采 >> 正文
優秀校友——胡兆輝

  日期:2015年08月19日 19:39   浏覽量:[]

胡兆輝,男,19644月生,江蘇淮安人,我校1987屆農學專業畢業生,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曆,高級農經師,現任江蘇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江蘇省農墾事業管理辦公室法人代表,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是江蘇省科技型企業家。

胡兆輝.jpg

(左二為胡兆輝

畢業後,他工作的第一站是江蘇省國營白馬湖農場,先後任農場分場農業技術員、農場種雞場場長、書記兼飼料廠廠長、分場副場長、農場種子公司經理兼農業科長;19931月開始走上農場領導崗位,任黨委委員、農場副場長,19973月任農場場長,19983月任農場場長兼黨委書記。在任白馬湖農場主要領導職務期間,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因場制宜、揚長避短,緊緊依靠農場領導班子的集體力量,充分發揮廣大幹部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僅用三年不到的時間,把白馬湖農場發展成為江蘇農墾最大的種子生産基地和全國知名的國家級種子生産示範基地,帶領農場一舉走出困境。一是闖出了一條走種子産業化的發展道路。加大與種子科研育種部門的合作,大力發展種子生産和經營,農場種子公司一年一大步、效益連年翻番,從起初的僅滿足場内用種的、年銷售十幾萬公斤的小企業發展成為市場網絡遍布若幹省份、烘幹、加工、倉儲設施配套、年銷量2萬噸以上、年淨利潤1000多萬元的大企業,資産也從起初的十幾萬元增加到幾千萬元。二是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針對白馬湖農場地下水位高、又是棉花枯、黃萎病高發區,棉花産量低且品質差,棉花種植效益難以提高的實際情況,大膽提出了大力發展稻、麥兩作的新思路,積極實施旱改水工程,打破農場長期以來的種植習慣,全場農業生産水平實現了新的飛躍。三是深化改革,精簡機構。針對農場人均資源少、經濟基礎薄弱、生産經營機制不順等情況,大刀闊斧推進農場體制改革、農業生産經營責任制改革和場辦企業改革。機關由原來的15個科室精簡為9個科室,機關工作人員也由原來的100多人精簡為30多人,大大提高了農場機關的工作效能。

20001月,胡兆輝同志開始走上江蘇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的領導崗位。在分管江蘇農墾現代農業建設工作期間,緊緊圍繞中央、省委、省政府以及農墾集團黨委關于農墾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起引領示範帶動作用的要求,堅持推動墾區上下完善農業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和産業體系,現代農業發展始終走在了全省和全國農墾的前列,被農業部農墾局肯定為全國農墾構建國有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主要方向和主要樣闆。一是持續推動農業土地配置方式改革。主要經曆了租賃經營、模拟股份制承包經營、集體及聯合承包經營三個階段。土地租賃經營制度于1999年在墾區各農場全面推行,實質是将家庭農場确立為生産經營主體,放開家庭農場的生産自主權、産品經營權、物資采購權和用工自主權,農場不再直接從事經營。2006年提出了模拟股份制承包經營,其核心思想是,用現代企業股份制理念經營農業土地資源,以模拟股份制實體組織作為土地承包經營主體,承包體按照股份制法則進行農業上的決策、投資、生産和分紅,實行農場持股、職工參股,先交後種、統一管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運行機制。2011年,為适應墾區種植業資源整合的發展要求,在原模拟股份制經營方式的基礎上,積極推行集體種植,并對聯合承包經營方式進行完善,将土地經營承包調整為土地生産承包,僅将生産過程承包給聯合起來的幹部職工,幹部職工按照約定分配比例獲得收益。二是持續推動農業産業化經營。通過努力和發展,墾區已形成大華種業、米業集團、麥芽公司等三大國内知名的龍頭企業。作為三大龍頭企業的董事長,在他的直接領導下,大華種業已發展成為全國種業十強企業,種子市場份額穩居全省40%以上;米業集團進入全國行業前五強,在南京主要超市蘇墾大米的銷量占其大米總銷量的60%左右。麥芽公司位列全國行業前五強,墾區成為全國三大啤麥生産基地之一。三是持續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大華種業被認定為國家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建成江蘇省小麥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實施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育種項目。農技人員+農機化成為主要生産方式,稻麥生産實現全程機械化,用全省1.34%的耕地生産了全省3%的糧食。蘇墾米業成為全國稻米質量追溯标杆企業,南京亞青會、青奧會運動員食用大米唯一供應商和南京市主城區中小學食堂用米主要供應商。四是持續推動農業資本化運作。2011年,全面整合墾區農場種植業和龍頭企業的資源,組建了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着力打造農業專業化、公司化、資本化發展新平台,形成了農業一體化經營、全産業鍊發展、對外全面開放合作的新格局,農業産業發展能力、資本運作能力、戰略資源掌控能力得到新提升。

自擔任江蘇農墾主要負責人以來,胡兆輝同志緊緊圍繞現代企業集團發展目标,突出現代農業示範區功能定位,主動把握和積極适應經濟發展新常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以持續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強化風險防控為底線,以改善民生為根本,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加快優化發展空間格局,促進了農墾集團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墾區社會和諧穩定,集團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别位居省屬21家企業第6位和第3位、全國34個墾區第7位和第3位。





上一條:優秀校友——李強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伟德国际1946官网伟德国际1946官网 版權所有 江蘇省淮安市枚乘東路1号南園28号樓 郵編:223003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