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安全教育 >> 安全常識 >> 通識類安全 >> 正文
實驗室常見防護用品使用

  日期:2020年04月17日 10:11   浏覽量:[]

實驗室常見防護用品使用

在實驗室中,個人防護是指通過穿戴和配備的各種器材和用品,主要用來防止意外發生,從而保護實驗人員免受傷害。

實驗室個人防護主要包括身體防護、頭面部防護、呼吸防護、手部防護、足部防護和聽力防護。防護裝備應符合國家規定的有關技術标準要求,具體使用時,應按照國家有關标準、要求以及産品說明進行使用。

1. 身體防護

實驗室應備有足夠的有适當防護水平的清潔防護服可供使用。在實驗室中的工作人員應該一直穿着合适的防護服,離開實驗室區域之前應脫去防護服。常用防護服包括實驗服、隔離衣、圍裙等。

1)實驗服

在進行一般性實驗操作時(如維護保養實驗室的儀器設備、處理常規化學品、配制試劑、洗滌、觸摸或在污染/潛在污染的環境工作)可穿着普通實驗服,應當注意将所有紐扣都扣上,定期清洗實驗服,保持清潔。

2)隔離衣

隔離衣為長袖背開式,穿着時應該保證頸部和腕部紮緊。當接觸大量血液或其他潛在感染性材料時,應當穿着隔離衣,并注意定期更換。

3)圍裙

當處理具有潛在危險的材料極有可能濺到實驗人員的身上時,或者需要處理大量腐蝕性液體時,應當在實驗服或者隔離衣外面再穿上圍裙加以保護。

2. 頭面部防護

頭面部的防護主要涉及對口鼻、眼睛、面部和頭發的防護,避免因碰撞和噴濺造成的傷害。常見的防護裝備有口罩、護目鏡、面罩和防護帽等。

1)口罩

實驗室常用的口罩為醫用一次性外科口罩和生物安全專業防護口罩。醫用一次性外科口罩可以保護部分面部因生物危害物質噴濺造成的污染。生物安全專業防護口罩可過濾空氣中的微粒,預防某些呼吸道傳染性微生物傳播。

2)護目鏡

在進行有可能發生化學和生物污染物質濺出,造成眼睛損傷或黏膜吸附感染的實驗時,必須佩戴護目鏡。進行更為危險的實驗時,應同時佩戴面罩加以防護。

3)面罩

防護面罩能夠有效地保護實驗人員的面部,避免碰撞或切割的傷害,以及感染性材料飛濺或接觸臉部、眼睛和口鼻的危害。在使用防護面罩時,常常同時佩戴護目鏡和口罩。

4)防護帽

防護帽一般是由無紡布制成,為一次性用品。為了避免化學和生物危害物質飛濺至頭部(頭發)所造成的污染,因此,在進行實驗操作的工作人員應佩戴防護帽,并罩住全部頭發。

3. 呼吸防護

呼吸防護裝備主要包括面具、個人呼吸器、正壓服等。若實驗過程中氣體、蒸汽、顆粒、微生物以及氣溶膠存在對呼吸道的潛在危害時,應根據危險類型選擇适當的防護裝備。在進行容易産生高危害病原微生物氣溶膠的操作時,應同時使用适當的個人防護裝備、生物安全櫃和其他物理防護設備。

4. 手部防護

手部的防護裝備主要是手套。常見的手套有耐酸堿PVC手套、乳膠手套、一次性PE手套、耐低溫手套和耐高溫手套等。在實驗室工作應佩戴好手套以防感染性生物材料、化學品、冷和熱損傷、樣品污染、刺傷、擦傷和動物抓咬傷等。

按所從事操作的性質,手套應符合舒服、合适、靈活、握牢、耐磨、耐紮和耐撕的要求,能給手提供足夠的防護。

使用手套時應保證:(1)手套無破損;(2)戴好手套後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有必要,可覆蓋實驗服衣袖;(3)在撕破、損壞或懷疑内部受污染時及時更換手套;(4)按正确的方式脫下手套(如圖1-1)。


                                       圖 1-1 脫手套流程

A. 用戴着手套的手捏起另一隻手套污染面的邊緣(手腕部)将手套脫下并将手套外表面翻轉入内;

B. 用戴着手套的手拿住脫下的手套,用脫下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隻手套手腕處内面;

C. 脫下該手套使其内面向外并形成一個由兩個手套組成的袋狀,用手捏住手套的裡面将其丢至廢棄物容器中

5. 足部防護

實驗室工作用鞋應舒适防滑,推薦使用皮制或合成材料制的不滲液體的鞋。禁止在實驗室中穿涼鞋、拖鞋、露腳趾鞋和機織物鞋面的鞋。當實驗室中存在物理、化學和生物危險因子的情況下,應穿上适當的鞋和鞋套或靴套。

6. 聽力防護

暴露于高強度的噪音可以導緻聽力下降甚至喪失。當在實驗室中的噪音達75 db時或在8小時内噪音大于平均值水平時,實驗人員應該佩帶聽力保護器以保護聽力。常用的聽力保護器為防噪音耳罩和一次性泡沫材料防噪音耳塞。

 



上一條:洗手及手部消毒

下一條: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基本規則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伟德国际1946官网伟德国际1946官网 版權所有 江蘇省淮安市枚乘東路1号南園28号樓 郵編:223003
Baidu
sogou